新闻详情
成都蜀绣的创新与发展
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产品驰名中外,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在近三千年的历史中,刺绣艺人们以其创造性的劳动,绣制了数以万计的蜀绣精品,使蜀绣针活技艺世代相传,为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工艺,弘扬巴蜀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人类历史留下了一个耀眼的闪光点。
综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蜀绣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对蜀绣产品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蜀绣要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给蜀绣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政策保护下的成都蜀绣面临严峻的考验。
蜀绣事业如何摆脱困境,继续发展,出路只有一条,改革创新。蜀绣必须进行包括产品、技艺、针法、体制在内的全面创新。
产品创新。蜀绣产品分为实用品和工艺。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低,蜀绣产品以绣衣、被面、绣鞋为主,花色品种单一,技术含量较低,不能充分体现蜀绣的精湛技艺。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外交流增多。蜀绣实用品的手工刺绣逐渐被机绣、电脑绣替代,而蜀绣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蜀绣艺人们开发出单面绣、双面绣异色绣等新产品,题材也由过去简单的花鸟、人物发展为系列产品。蜀绣形成了“大小熊猫、芙蓉鲜鱼”两个工艺系列。但蜀绣产品的现状仍然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特别是旅游事业的发展。由于题材的限制,蜀绣产品不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需求。蜀绣必须跳出传统的框框,开拓新的题材,为满足来川大量旅游客人的需求。开发“四川人文景观蜀绣工艺品”,将蜀绣技艺与丰富的四川人文景观相结合,生产便于携带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蜀绣工艺品。为满足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的需求,开发用于成婚纪念、祝寿、室内装饰的高档蜀绣精品。为适应国外客人的要求,开发生产以西画为题材,内容的蜀绣收藏品。为满足年轻一代的审美要求,开发生产卡通人物、童话故事为题材的蜀绣装饰品。从机绣实用品中另辟蹊径。开发生产手绣高档服饰、围巾、绣鞋等,满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需求。
技艺创新。蜀绣产品的精美来源于蜀绣技艺的精湛。蜀绣艺人的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蜀绣“平齐光亮、针脚整齐、泽色柔和”的基本特点。不管是单面绣还是双面绣,蜀绣都是以净色的轻缎或尼龙纱作“笔”。通过特殊的工艺“绘制”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绣品。特别是双面绣中的异色绣,一在是人物,另一面是花鸟或动物,密不透风,平不见籽,细致精微,令人叹为观止。这好比绘画中的“工笔画”。这种独特的技艺,生产高精蜀绣工艺品是必须的。但这种工艺技术含量高、耗时多,不适宜生产能进入千家万户的低档蜀绣工艺品,不利于蜀绣产品量的扩大。为适应蜀绣产品的创新,需要蜀绣技艺在继承、保存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用线条绣代替满绣。现在的蜀绣工艺品多是用线铺满画面。在生产部分产品时,可考虑运用简洁的办法,以线代面,该细的细,该粗的粗,简繁结合,既不影响效果,又节约了工时。用绣画结合代替单纯刺绣,蜀绣是在画稿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由于是传统技艺,耗时多,技术含量高,因而价值也大。高档蜀绣工艺品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满足了一部分收入较高的人群对艺术品的需求。但满足不了一般低收入人群对蜀绣产品的喜爱。如果采用科技手法,在绣品上料时,先用彩色丝印机将底色印在丝料上,然后再在上面进行刺绣创作,绣画结合,别具一格。这样,既不影响蜀绣工艺品的审美,又大大节约了原材料和工时。
针法创新。蜀绣技艺是通过针法来表现的。蜀绣有针法一百多种,基本的针法也有十余种。一般绣制单面绣时多采用丝毛针、盖运针等十几种针法。而绣制双面绣时除运针外,还要采用难度更大的滚针、戴针等,针法细分有三十多种。过去蜀绣技艺特讲究针法的规范,刺绣什么产品用什么针法是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技艺要创新,针法也要随时创新。一是将针法细腻发展为粗细结合。蜀绣针法的“平齐光亮,针脚细密”的传统是必须坚持的。但在绣制一些大众化的低档旅游纪念品时,却不一定非要这样要求,该细的坚持细,可粗的没有必要非去追求细。粗细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将传统针法与乱针针法结合。一般来说,蜀绣在刺绣中国画题材绣品时,采用传统针法即平针的针法,而在刺绣西画的时候则采用乱针绣的针法。为了增强绣品的艺术效果,可以广泛采用平针与乱针相结合的方法。蜀绣艺人们在绣制双面绣“九寨沟熊猫”时,对这种结合进行了大胆探索,对“大熊猫”艺人们采用平刺绣,用丝毛针、盖针、撒针、切针等十多种高难针法,把大熊猫刻画得活灵活现。而对背景“九寨沟则采用乱针技法,迎着针脚参差不齐,远看山水、树木栩栩如生。这种“平针绣”与“乱针绣”的结合,得到了专家和客人的好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蜀绣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历史对当代刺绣艺人的要求。只有改变旧的观念,打破旧的体制,坚持创新,蜀绣事业才能有新的发展,才能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