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和蜀绣是中国织造艺术和手工刺绣精髓
发布日期:2010-10-01 08:47:45 访问次数:2968
蜀锦是花楼机在四川生产出来的彩丝锦,采用的工艺是断经通锦的方法织出的锦,市面上的蜀锦工艺各有不同,根据生产工艺来订为古蜀锦,现代蜀锦,织锦等,而蜀绣是纯手工刺绣的,是四大名绣之一。
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称“川绣”,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四川省位于中国的西部,素来被称为“天府之国”,这里不仅盛产稻米,也是中国另一桑蚕业的发达地区。
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省建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品种日益增多。1981年,蜀绣作品参加了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四川省出口商品展览会,深受外国友人的赞誉。 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绣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相传在西汉文学家杨雄所著的《蜀都赋》曾经这样描述当时成都的织锦与刺绣:“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发文扬彩,转代无穷”在 这里,“挥锦布绣”就是织锦,即“展帛刺绣”的意思。蜀绣产生之后 ,一直受到人们的亲昧,西晋人常把蜀绣同金、银、碧、锦同列,誉为蜀中之宝。到了宋代,蜀中”织文锦绣,穹工极巧“,在当时号为“冠 天下”。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蜀绣以其焕然一新的面目身姿,开始同 苏绣、湘绣一起被誉为中国“三大名绣”。后来又加上了广东的“粤绣 ”从而形成了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四大名绣”。
蜀国锦绣(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是全国唯一拥有全套手工蜀锦制作工艺和蜀锦历史文化展示的专业场馆。蜀国锦绣传承、保护两千多年的蜀锦传统织造技艺,致力于丝绸、织锦的研究、古蜀锦纹样的复制,现代蜀锦装饰和实用功能的开发,以及历代蜀锦精典纹样的限量织造。
蜀国锦绣内设大型蜀锦织造工场、古今蜀锦蜀绣陈列展示,清代花楼木质机手工制作蜀锦。除此之外,仍保留蜀锦半手工半机械传统生产和现代工艺织造。2008年“蜀国锦绣”被授于“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旅游骨干企业”、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命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国锦绣”被文化部授牌为全国唯一的“蜀锦织造技艺”传承单位。蜀国锦绣拥有四川最知名最宝贵的蜀锦技艺传承人物。如叶永洲、刘晨曦、曹福生等。
浣花溪畔的蜀国锦绣,80岁的老艺人熟练地爬上了5米高的木质机楼,演示着流传了2000多年的蜀锦织造技艺:老人将要把比头发丝还要细的9680根经线和9680根纬线从正确的位置用正确的力度拽出。在旁人眼里,这项复杂的工作几乎“不可能完成”,但对于老人来说,这只是手工织造蜀锦18道工序中的一种:拽花。
拽花完成之后,木质机下79岁的叶永洲老人开始熟练地来回甩动着手中的梭子,如果要织完织机上这幅80厘米的蜀锦,老人需要投梭9680次。此外,还需要挽花工提拉9680次,打纬9680次,而这还没有算上之前的染练和挑花结本工序。
说起挑花结本,64岁的刘晨曦老人再熟悉不过。对于这蜀锦织造的第一道,也是最核心的一道工序,老人已经与其打了50多年的交道。在他眼里,挑花设计不仅仅只是工艺复杂,更讲求美感与技艺并用。目前,老人已成为唯一一个还精湛掌握此技艺的蜀锦老艺人。
寸锦寸金。对于熟知从染练到挑花结本再到拽花等所有18道工序的蜀锦老人们来说,再能理解不过。然后回首几十年前,刘晨曦、叶永洲、曹福生这三位老人却仅仅只是为了能够吃上一口饱饭,才背井离乡,含泪签了“纸契”,来到了成都锦江边那数不尽的织锦工场,开始了自己的学徒生涯。
回首往事,老人们感慨良多。特别是对蜀锦织造技传承人之一的叶永洲老人,往事更是历历在目:初学艺时,叶永洲每天要花四个多小时甩手腕,练习“丢梭”的动作,练到浑身发汗,手腕酸麻为止。练习打结时,必须长时间弓着身子,站在织机前。为了让他不轻易抬起身,老板用一根绳子从他后颈绕过,再将强子的两头拴住他的脚板。天长日久,叶记洲的手腕关节比常人粗大,骨节突出。腰板因为长期半弓有些僵硬,晚上睡觉,有时连身都不能翻。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一技之长的老人们被安排进了国营的成都蜀锦厂。但好景不长,解放前由于时局动荡,厂里生产的锦缎销路太差,全部积压。70年代末,中央领导重视传统技艺,在政府的扶持下,成都蜀锦厂与成都百货公司签订包销合同,总算再次打开局面,恢复生产。厂房里机器重新启动的时候,刘晨曦、叶永洲等蜀锦老艺人纷纷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1982年,作为传统工艺人,叶永洲、曹福生老人被挑选进入了中央政府组建的“传统技术展览团”,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展示中国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国际友人也从此开始逐渐认识、了解蜀锦,并形成了一股来中国成都寻找精美锦缎的“蜀锦热”。
2002年,成都蜀国锦绣作为市政府重点打造工程,落户在曾经的成都蜀锦厂厂址。从锦院落成的那天起,六位蜀锦老艺人就被聘请到此,教授技艺术。其中,刘晨曦、叶永洲两位老人还被国家授予蜀锦织造技艺传承人的称号。看到学徒满堂,游人如织,老人们笑了。对于蜀锦的未来,他们有了更多期待,期待更多的人走近蜀锦,走近蜀中绝技。